2025年11月1日,雪龙2号科考船鸣笛启航,开启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之旅。此次航行中,一台来自中国品牌的家电设备格外引人注目——方太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。它将随科考船穿越80000多海里,在180余天的极地航行中,以独创的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,为科考队员守护食材新鲜自由。


对行业人来说,这台冰箱登上雪龙2号,绝非偶然的品牌露脸。要知道,远洋航行的环境有多严苛:零下几十度的低温、持续不断的海浪颠簸,普通冰箱别说保鲜,能否稳定运行都是难题。方太冰箱能“入编”,靠的正是其独创的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,这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终极检验,更让中国家电品牌在高端技术领域的突破,有了实打实的“极地背书”。

技术破局:方太氮气保鲜科技啃下行业“硬骨头”

聊起冰箱的功能,过去行业里总绕不开延长保质期,控温精度从±1℃做到±0.5℃,湿度调节从手动调到自动控湿,技术迭代看似热闹,但仔细想想,消费者真正要的只是食材不坏吗?


这两年健康消费风越刮越猛,大家买冰箱的需求早变了,不再满足于“菜放一周还能吃”,而是希望“吃一周的菜,营养还跟刚买时差不多”。可传统冰箱偏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蔬菜放几天就蔫,车厘子放一周维生素C掉一半,说到底,还是没拦住氧气对食材的氧化侵蚀。这个痛点,在雪龙2号上更突出:整个航程里无法靠岸补充新鲜食材。而且尽管船上配备了大型氮气保鲜集中箱,能解决基础新鲜需求,但食材需通过专人定时配给领取,科考队员想随时拿到新鲜蔬菜做顿热饭,往往难以实现,这种有新鲜但缺自由的不便,正是对冰箱随取随用、精准锁鲜能力的关键考验。


方太高端冰箱的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,技术灵感还真跟远洋科考有关,远洋船上用的氮气保鲜舱采用工业制氮机制氮保鲜,可那机器比人还高,重半吨,怎么塞到家用冰箱里?方太的研发团队硬是啃了5年,设计数百种方案,突破100多项技术瓶颈,最后,那台半吨重的工业设备,被缩成了2.5厘米厚、2公斤重的制氮模块,跟平板电脑差不多大,刚好能塞进冰箱。


现在看WRCA世界纪录认证的数据,确实亮眼:车厘子放7天,维生素C还能留住99.7%,比普通冰箱多保了一倍多;蓝莓放7天,花青素几乎没怎么丢,留存率99.9%。这意味着,冰箱行业终于从延缓腐败的初级阶段,走到了锁鲜更锁营养的新阶段。而这次雪龙2号的远洋应用,相当于给这项技术盖了个极端环境认证章,看来方太在高端保鲜领域的领先地位,这下更稳了。

设计革新:方太全嵌设计戳中高端用户痛点

现在去逛高端家电卖场,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:以前销售跟你说“这台冰箱制冷快、容量大”,现在会先带你看“这台能完全嵌进你家橱柜,看不见缝隙”。


为啥会这样?因为家电早不是能用就行的工具了。尤其是厨房,年轻人装修时更讲究整体感,橱柜是定制的,瓷砖是挑好的,要是摆个笨乎乎的独立冰箱,整个空间的美感都被破坏了。这两年高端用户提得最多的需求,就是冰箱别太突兀,“无缝融入”成了新的关键词,行业竞争也从比功能悄悄转到了比设计。

方太显然摸准了这个脉。这次登船的全嵌冰箱,特意找了保时捷同款设计师ArmanEmami操刀。他给这台冰箱定的目标很明确:别再做需要被安置的电器,要变成能提升空间美感的装置。


怎么实现?关键在“精准”二字。柜体的尺寸卡到毫米级,冰箱门的开合角度反复调试,就连边框的弧度都跟橱柜线条呼应。现在你去看装了这台冰箱的厨房,不仔细找根本看不出哪里是冰箱、哪里是橱柜,没有突兀的机身,只有整整齐齐的柜体线条。这种设计,不光拿了国际上的iF设计金奖,更解决了很多高端用户的审美焦虑:打开厨房门,不用再面对好看的橱柜里塞了个不协调的冰箱,用的时候又能享受到氮气保鲜的新鲜,真正做到了好用又好看。

价值重构:冰箱行业高端突围有了“方太样本”

跟行业里不少品牌比参数、拼配置不同,方太做产品总带着点人情味。这种感觉不是凭空来的,而是它深耕中国厨房三十年磨出来的。最早做吸油烟机,是因为看到中国家庭主妇被油烟呛得咳嗽;后来做洗碗机,是因为知道年轻人下班回家不想洗碗;现在做冰箱,盯着营养留存,也是因为懂老百姓吃新鲜、吃健康的实在需求。


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所推崇的“仁爱之心”表现在创新上,便是工艺设计之美、产品创新之善。这句话在这台全嵌冰箱上体现得很明显。它的“人文关怀”不是喊口号,而是落到了两个实处:

一是营养守护。就像科考队员在漫长远洋航程中,打开冰箱能吃到新鲜的青菜,不用再担心维生素不够;普通家庭里,妈妈给孩子做辅食,不用再纠结菠菜放冰箱三天,营养还够不够,氮气保鲜把这些顾虑都解决了,这才是真正帮用户解决生活难题。


二是情绪赋能。现在生活节奏快,大家总被各种不确定搞得焦虑:今天加班会不会迟到?明天会不会下雨?但打开方太冰箱,看到水灵的蓝莓、脆生生的生菜,那种食材还新鲜,能好好做顿饭的踏实感,特别治愈。这种安心,是很多高端用户愿意为它买单的重要原因。

当然,对行业来说,方太这步棋走得更有意义。它重新定义了好冰箱的标准。以前大家比“制冷快不快”、“容量大不大”,现在方太告诉行业:好冰箱,得能守护健康、能传递安心、能提升生活品质。这种价值重构,不光让方太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,更把整个行业从参数内卷里拉了出来,往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向走。


这些年,不少中国家电品牌想往高端市场走,却常遇到两道坎:要么卡在核心技术跟不上,要么难在设计没找到用户痛点,想突破却总差一口气。而方太这次用全嵌冰箱登雪龙2号的案例,恰恰给出了一条清晰的破局路,把技术做扎实当根基,让设计戳中需求成亮点,用人文关怀做灵魂,三者拧成一股劲,就能在高端赛道上走出自己的特色。

真心希望更多家电品牌能学学方太:别总盯着参数做产品,多想想用户真正需要什么;别总想着赚快钱,多沉下心搞点核心技术;别把家电做成冷冰冰的机器,多加点人文温度。要是能这样,中国家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,就真的不远了。